2023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在約4.1萬個施工工地安裝了自動監測設備。但因這些點位大多是聯合揚塵點位建設,存在點位位置不規范、監測設備良莠不齊等問題,且缺少監測數據處理方法,難以為噪聲污染防治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在此背景下,近日正式實施的建筑施工噪聲自動監測技術規范(HJ1402-2024),標志著建筑施工噪聲在線監測全面邁向規范化、數智化。
01 標準明確自動監測系統性能
◆電聲性能應符合GB/T 3785.1對1級或2級聲級計的要求;
◆戶外防護等級滿足IP55要求;
◆支持市電供電,配備不間斷電源確保終端正常工作24h以上;
◆具備遠程自檢和自動校時功能,具備聲校準功能;
◆音頻采集可存儲7日以上,長期固定安裝的,存儲90日以上;
◆應配備風速測量裝置和視頻采集,視頻采集存儲7日以上,長期固定安裝的,存儲90日以上;
◆可拓展聲源類型識別、聲源方向識別等功能。
明德方案:滿足標準需求,賦能智慧監測
M2300型 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電聲性能符合標準中對1級或2級聲級計的要求,支持氣象監測,錄音、視頻監測,聲源定位、識別,北斗定位等功能。除完quan符合上述新標準要求外,明德聲源類型識別單元針對建筑施工領域做了針對性增強,支持超過20類常見施工類型的聲源識別(如風鎬、破碎機、壓縮機、電錘、電鉆等),定期更新擴充數據庫樣本,不斷提升識別種類和準確度,大大降低人工識別的工作量。
02 平臺要求
◆平臺支持自動告警功能;
◆實時查看和調取監測數據(噪聲、氣象、視頻、識別結果等數據);
◆支持對自動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有效性標記、聲源類型標記、聲學指標計算、背景噪聲獲取等);
◆記錄遠程自檢及現場聲校準相關信息。
明德方案:智慧化管理平臺,提效率保真實
噪聲管理平臺支持超標自動告警,利用ai和大數據技術,可對監測數據進行智能統計分析。一鍵智能審核數據,進一步簡化數據分析工作。針對數據質控,加密原始數據,有效防止數據篡改,保證數據的安全。
03 測點布設等安裝要求
◆根據施工場地周圍噪聲敏感建筑物位置和聲源位置的布局,測點位置應設在能反映建筑施工噪聲對噪聲敏感建筑物較大影響的位置;
◆當場界無法測到聲源的實際排放或無法布設測點時,可在噪聲敏感建筑物戶外位置另設測點;
◆測點位置應隨著施工階段推進及時調整。
明德方案:靈活多變的布局安裝方式
根據現場環境需要和標準要求的不同,明德噪聲在線監測系統可靈活適配不同的安裝方式和安裝高度:支持立桿式、落地座式、底部可移動滑輪、便攜式等多種形式。
04 數據處理與評價
◆單次測量時段為連續20 min。單次測量等效聲級超過噪聲排放限值或設置的閾值會自動告警,單次測量得到的數據,需經過有效性審核后進行評價。
◆若因儀器故障、斷電等原因導致數據缺失或異常超過1分鐘,或測量時段內出現1次及以上分鐘平均風速>5m/s,該次測量數據不參與評價,但需留存。
◆噪聲測量值與背景噪聲相差在3dB(A)~10dB(A)之間時,噪聲測量值與背景噪聲的差值修約到個位數后,按照下表進行修正:
明德方案:建筑施工噪聲數智化的全流程管控
噪聲在線監測系統自動統計每20min連續等效聲級,若存在有效性問題,則自動標記數據,不參與統計評價(但會留存)。若監測超標,可聯動攝像頭及方向識別模塊第一時間固定證據鏈,實現“超標——自動告警——智能分析——多維溯源——輔助治理"的全流程管控。
智能修正模式下,在對背景噪聲值的自動測定或手動設置后,系統根據修正規則,自動進行數據修正。
郵件聯系我們:qdminder@163.com